稚嫩的時候離開,成熟的時候回來。故事裡多了那一段,有辛酸有感動的章節。

 

我回來了。6月29日,正式告別離鄉背井的日子,正式離開那個吃壽司和綠茶的國土,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國家,這個曾經熟悉現在卻有少許陌生的國家。原來七年已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啊。這段時光不長,印象中的家的樣子還在,印象中的街道和建築物還在。這段時間不短,雖然還不到人事已非的程度,但是大大小小的改變還是會讓人有些不習慣。

七年前,帶著憧憬出發,但後來才發現現實和憧憬有很大的落差,只能在落差之中跌跌撞撞的繼續成長。出去看了一次世界的模樣,得到了的是另一種領悟,另一種經驗,還是想要看世界其他的模樣。為什麼想要離開日本,只能說心累了吧。對我來說,那是一個適合旅遊但不適合居住的國家。再加上,那裡已經慢慢成為了另一個comfort zone,是時候換個地方換個心境換個生活模式了。機緣巧合下,剛好有那麼一個機會,所以就打包了所有的行李回來了。

Instagram出了一項可以讓大家問問題的功能。好奇心的驅使下,也跟隨一下潮流玩了一下。其中有一個「回國之後最大的安慰是什麼?」的問題,我還確切的記得自己的答案是「找回了活著的感覺」。回答的時候沒有猶豫,也沒有別的答案。其實在知道能夠回來之前,有一段日子的狀態可以說是在一個非常不健康的狀態。每天過著上班下班朝九晚五再加上沒有交際的日子,導致我開始懷疑自己究竟是單純的在生存還是生活,同樣在他鄉奮鬥的薯也不約而同地有共同的感覺。而還沒回來之前的那段日子,除了上班和下班之外,剩餘的時間都被我用來質疑自己,和尋找活著的感覺。

能夠藉著改變環境這個機會來轉換一下心態,我其實感到安慰。若那段不那麼健康的日子再繼續下去,我想事情應該變很大條吧。

回來之後,沒有一個固定的住所,每個星期搬一次酒店,說真的是還蠻累的。試想想,每個禮拜就得打包一次,再等時間check in check out,再把打包好的行李重新攤出來,這樣的循環才持續了兩個星期我就開始感到厭煩。But撇開住宿這一part不說,剩餘的日子其實都有比在日本的那時候過得還要好。同事很熱情,偶爾會有免費奶茶喝或巧克力吃。平日下班之後或週末的時候能夠和一些真的好久沒有見面的朋友出去敘敘舊。偶爾可以跑到電影院看最新的電影,喝有時候很濃有時候很淡的Milo。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其實是一種奢侈。

 

一個月過去了,但感覺就像一個星期一樣,眨眼間日曆又翻開了新的一頁。這三十天其實就是一個緩衝期。重新適應這個環境沒有太辛苦,但是心境上的調整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尤其是,當從只需要說一個語言的國家回到需要說不同語言的國家,從100%的自由慢慢回到有些束縛的生活,真的需要一些時間緩衝和習慣。

這個月的update就這樣。基本上每個星期都在忙著吃喝玩樂,基本上都沒有時間好好整理一下思緒。But因為我剛把第一本小日子雜誌看完,內容喚醒了沈睡的懶惰蟲,所以就把這篇其實本來就寫好一半的文章完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